(相关资料图)
立夏刚过,白城市洮北区林海镇利群水稻专业合作社的育秧棚里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嫩绿的稻苗茁壮成长,在一排排育苗盘上整齐罗列着,绿油油的一片,煞是喜人。微风吹过,阵阵稻苗的清香扑鼻而来。
眼下,水稻插秧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工人们正在给秧苗通风炼苗、促根防病,自动化喷淋设备均匀喷洒,技术人员正在查看秧苗长势,根据苗情根情及时开展田间管理,为下一步插秧移栽打好基础。
“从4月初开始育苗,到现在已有20多厘米。稻苗出苗率高,长势喜人。”利群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海民介绍说,“泡田打浆已经完成,如果天气晴好,预计12号左右,就可以开始向大田移栽稻苗。”
利群水稻专业合作社现有种粮大户9户,今年种植水田350公顷。为引导农户种好稻、多产粮、快增收,每年春季,合作社统一进行品种选择、肥料选购,夏季统一进行种植管理,秋季进行加工销售,全程机械化种植、采收。
从开始育苗到下田插秧,看似简单,实则却是一个“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过程,合理做好苗床管理尤为重要。现阶段即将进入水稻插秧的高潮时期,为保证这期间秧苗质量,洮北区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育秧棚进行全程跟踪技术指导,确保育苗工作高效安全运行,为今年的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育秧棚内,技术人员一边查看水稻长势,一边为农户讲解适宜温度、水分、病害防治等水稻秧苗的管理技术,现场解决农民在育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稻苗进入大田的最后阶段,棚内一要注意通风炼苗,让稻苗尽快适应外界气温;二要在拔苗前3-5天施用送嫁肥、送嫁药,保证秧苗的综合抗性,使秧苗插入本田后能够快速返青,同时达到防虫、防病的目的……”洮北区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高级农艺师屈浩宇将这些注意事项一一讲给农民听。
据了解,今年白城市洮北区水稻种植面积达90万亩,水稻插秧工作将在5月中旬全面展开。接下来,稻苗移栽大田后,洮北区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将同步跟进技术服务,确保农业产业持续增收惠民。
作者:姚丹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尹雪
Copyright 2015-2022 北方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